投稿邮箱:hbdangyang@yeah.net
新闻热线:0717-3239531
当前位置:凯发娱乐-k8凯发版官网 > 当阳新闻
村干部跨界变身“带货主播” 以方寸屏幕助力乡村振兴

作者:薛恩维、陈守旭、张何艳、易浩狄、胡迪发布时间 : 2025-09-05

本网讯(薛恩维、陈守旭、张何艳、易浩狄、胡迪)一部手机、一根网线,打通了农产品的“畅销路”,成为了广大农民和基层干部的新“农具”。如今,我市部分村干部化身“直播达人”和乡村推荐官,用小屏幕打开大市场,搭建起农特产品销售的新渠道,为产业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活力。

走进王店镇木店村村委会,村委会主任刘平正在向直播间的观众们介绍当地的农产品。为了帮助村民把冬瓜、红薯等当地农产品销售出去,拓宽销路,从今年七月底开始,刘平便带领村里的年轻干部组成团队开展助农直播,对当地特色农产品进行推介。一个月以来,直播已带动当地农产品销售额达三万元。

与此同时,我市各地积极和平台公司开展合作,打造集农产品种养、收购、加工、仓储、冷链、销售为一体的数字农业综合体,培植更多的农村本土电商人才。晚上七点,在半月镇的罗店云仓,罗店村村干部陈祺正在和当阳甄选的工作人员熟悉直播台词,半个小时后,直播即将开场。

作为一名刚上岗不久的直播新人,短短七场直播,陈祺就拿下了非常不错的战果,销售额达9.5万余元,观看总流量近万人次。

陈祺说:“作为一名直播新人,当阳甄选的同事也给我分享了很多直播技巧。遇到比较好的文案和很好的取景点,她们都会分享给我,直播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。”

白天忙村里的事,晚上加入直播带货队伍,村干部们主动“加班”,只为通过自身力量带动农村产业发展,助力群众增收致富。在玉阳街道坳口村村委会的直播间里,村民们自主编织的各种颜色手工包琳琅满目,村党总支书记李明君正卖力地向屏幕前的观众们介绍手工制品,与观众积极互动。屏幕外,村民们围坐在一起,全神贯注地编织手工包,藤条在指尖飞舞,场面繁忙而有序。

据了解,村民的编织手艺,来源于4月份市人社部门和坳口村联合开展的手工编织培训班,通过系统培训,村民杨凤琴光靠空闲时间编织手工包,已经赚到了两千元的额外收入。

杨凤琴说:“工作相对自由,还可以给我们增加一点收入。平常如果忙,也可以自己在家里编,有时间再到这里来。”

下一步,坳口村计划将继续拓展人手、引进合作商和扩大产能,发展藤条编织产业,推动村民和村集体收入双提升。

近年来,我市聚焦电商人才培育、直播电商和短视频带货等新业态,将手机从娱乐工具转化为生产工具,把基层干部培养成带货达人。目前已累计开展电商培训103期,培训从业人员5100余人,统筹农业农村、人社等部门实施“新农人”培训1000多人次。同时确定了10个产业兴、基础好、兴趣浓的村作为直播带货试点村,20名爱农村、善营销、有流量的村干部作为出镜人,亲自上阵为家乡代言,让传统农货搭载直播快车,为数字赋能乡村振兴激活“云动能”。

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