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网讯(邓烨)上千年前,儒家对“诚信”的内涵有着详细的解释。主要有三点:一是以“诚”为真实无妄的本然之道;二是以“诚”为道德之本、行为之源,而以“信”为德目之一;三是重视“诚”的实践,强调言行一致。由此看来,传统伦理将诚信作为人的一种基本品质,认为诚实是取信于人的良策,是处己立身、成就事业的基石。总之,是一种个人生活的准则。
那么,在当代中国的社会背景下,诚信又具有什么新的内涵呢?首先,诚信的根本精神是真实无妄,那就要求人们尊重客观规律,树立求实精神。在诚信这把精神的标尺面前,一切虚情假意和欺瞒诈骗都将无所遁形,遭到无情的揭露与批判。其次,作为一种价值观念,诚信具有公正不偏的特性。它要求社会群体建立公正合理的制度,要求每个社会成员树立起公平的处事态度以及大公无私的道德观念。再次,诚信所内涵的人文精神,要求人们自觉守法,真诚守信,树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法治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。 现代诚信是在对传统诚信理念批判的加以继承的基础上,又吸纳了公平、正义、独立、发展等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中的文化元素,从而形成了适合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代道德操守和价值取向,成为约束和规范现代社会经济秩序的又一强大精神力量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