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稿邮箱:hbdangyang@yeah.net
新闻热线:0717-3239531
当前位置:凯发娱乐-k8凯发版官网 > 媒体看当阳
【湖北日报】源头治理——当阳玉泉河流芳“生金”

发布时间 : 2024-11-11

玉泉河流域。 (刘曙松 摄)

治荆楚必先治水。

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统筹推进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,是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的重要举措。

宜昌,地处长江中游起点、武陵山脉和秦巴山脉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,是全国重要生态屏障和生态涵养区。境内水系发达、江河密布,有集水面积3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83条,其中长江一级支流32条,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6条(长江、清江、沮漳河、黄柏河、香溪河、渔洋河),总体呈现“两江四河”基本水系格局。

这里又有长江流域最大的磷矿基地,生态之治关系宜昌之治,流域之变决定宜昌之变。

宜昌坚持从源头治理做起,以水系为脉络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,统筹上下游、左右岸,统筹保护和发展,开展全面、系统、全域治理,探索生态系统治理和联农带农富农长效机制。

今年以来,宜昌以当阳市玉泉河、远安县鹿溪、宜都市新桥河、枝江市陶家湖、夷陵区墩子河为试点,筛选19条小流域纳入综合治理,努力书写“生态美、产业强、百姓富”新篇章,旨在探索一条可复制、可持续的治理之路。

源头治理

当阳玉泉河流芳“生金”

当阳玉泉山脚下,碧绿池塘里,只见珍珠般透亮的水珠汩汩冒泡,这里正是玉泉河源头。

玉泉河是当阳境内沮漳河右岸一级支流,流域面积45.3平方公里,水系干流全长15.2千米。

小流域连接着一方水土,照应着一方百姓。宜昌将玉泉河纳入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后,当阳锚定建设湖北岗地型小流域农文旅融合示范区目标,明确28项建设指引、88项工作清单,以小切口带动全流域综合治理,阔步“转”出生态美、产业兴、百姓富。

推行河塘同治,小塘变大景。流域内606个分散式坑塘,按照养殖塘、污水塘、当家堰三类,强化分类治理推动源头管控,通过水面种菜、水下养鱼的“鱼菜共生”方式推动过程削减;通过“三池两坝”、生态滤沟推动末端治理;通过生态净水、生态湿地推动生态扩容。坑塘污染物总量下降三分之二,过去无人问津的旧坑塘,变成了群众休闲娱乐的打卡地。

聚焦规模经营,小田并大田。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,玉泉河流域通过“承包权不动、经营权连片”和“承包权互换、承包地连片”两种方式,一体推进“稳定承包权、村集体流转、社会化托管、一户一块田”,解决承包地“小、散、乱”问题。田块平均面积由2.3亩变为8.3亩,带动1240名农民增收。

发展民宿经济,小房挣大钱。依托玉泉山关陵景区带来的游客流量,组建“民宿 产业”联盟和村级平台公司,链接农户“房、田、塘、林”等资源,制定装修补贴、奖励支持、金融扶持等政策包,引导社会资本以租赁或入股方式盘活农户闲置房屋。

此外,投资1.04亿元打造民宿集群,形成产业带村、村带村民的共富模式。眼下,平均每家民宿年收入约35万元。

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