宜昌当阳,坐拥深厚的三国文化底蕴,在赵子龙单骑救主的长坂坡故地,有这样一位年轻人——她放弃南方城市的工作,回到家乡接过父母的“接力棒”,以专业知识为油菜籽加工产业注入新活力,让“长坂坡”菜籽油在荆楚大地打响品牌、香飘全国。今天的《荆楚粮油》专栏,就让我们走近当阳红缘丰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卓。

宜昌当阳地处鄂西山地与江汉平原过渡地带,交通便利、物产丰饶,是湖北优质粮油的核心主产区之一。眼下,夏粮夏油已悉数归仓,进入加工准备阶段。在当阳红缘丰食品有限公司内,经过10余名工人半个月的安装调试,一条总投资超1000万元的菜籽油自动化灌装生产线,已初步建成并具备运行条件。
菜籽油产能翻倍的背后,是红缘丰公司对油菜籽储存库容的全面扩容与仓储设备的焕新升级。此前,传统油菜籽多采用散装堆放于仓库的方式储存,受温湿度等自然因素影响,油菜籽易因温度升高发生酸变、质变,严重影响原料与成品油品质。为破解这一难题,红缘丰公司新建了79个立式储粮仓,每个粮仓可储存油菜籽50吨。
从油菜种植到油菜籽加工的“门外汉”,成长为油料产业的“行家里手”,徐卓仅用了两年时间。
彼时的红缘丰公司,虽已拥有“长坂坡”菜籽油品牌,且斩获“中国好粮油”“荆楚好粮油”等多项荣誉,但在产品包装设计与品牌推广层面,仍有较大提升空间。
人文故事与地方特色的双重赋能,让“长坂坡”菜籽油品牌形象更深入人心,而围绕产品包装的创新升级仍在持续推进。
包装升级只是打响品牌的第一步,如何让更多消费者认识、认可“长坂坡”菜籽油,成为徐卓接下来的发力点。与父辈侧重线下本地及周边市场推广的思路不同,徐卓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全国市场。
展会上,徐卓不仅精心布置展位、展示“长坂坡”菜籽油的特色,还会现场烹饪菜品,让消费者直观感受产品的优势。
随着品牌知名度提升与市场需求扩大,目前红缘丰公司已在武汉、广州、长沙等大中城市建立销售网点;公司开发的“长坂坡”土榨、冷榨、热榨、醇香菜籽油等系列产品,也深受各地消费者喜爱。从放弃大城市高薪工作返乡,到以创新思维为传统品牌注入新动能,徐卓用行动诠释了“油二代”的责任与担当。
(来源:垄上行 记者:杨晗 编辑:祝莎莎 编审:朱兵 监制:杨斌)
人已打赏
免责声明
特别声明:本文为“长江号”作者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观点。长江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
暂无评论,快来抢沙发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