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“五一”假期的正式收官,湖北文旅市场的成绩单也正式出炉,较2024年同期相比,来鄂旅游人数增长24.61%。宜昌下辖的县级市——当阳,也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:美食、美景等文化和旅游资源悉数登场,旅游人数较2024年同期增长26.33%,高于全国、湖北平均水平。
作为土生土长的当阳人,在为家乡自豪点赞的同时,也想提点理性的建议。经济学中有个词语叫“体验经济”,它是继农业经济、工业经济、服务经济之后第四个经济发展阶段。当体验营造商有意识地利用服务为舞台、产品为道具来吸引消费者时,体验便产生了。这种体验一旦和消费者产生正向共鸣,大众便会依靠最强交流手段——“流量”,在最短时间内向外传播,传播达到一定浓度,就会形成人员流量。流量时代,没有谁的缺点可以隐藏,也没有谁的优点不会被认可,指尖的轻触转发,带来的可能就是下一个“泼天富贵”。所以,维护城市良好声誉至关重要!
旅游经济如活水养鱼,既要留住本地人的乡情,更要呵护外地客的信任,一碗水端平方能池满鱼跃。价格作为消费行为中最敏感的因素,最易引起消费者和广大网友的关注。在人人自媒体的网络时代,价格歧视无疑已成为一种高风险行为。为切实维护好城市声誉,市场监管局可采取“线上”“线下”齐抓,为市场价格秩序打好“预防针”。“线上”发布《价格行为的提醒告知函》要求经营单位加强价格自律,指导餐饮、住宿行业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公示收费标准,畅通12345、12315等多个投诉举报渠道,收到举报后第一时间解决。“线下”着力加强景区周边摊贩价格监管,严查“阴阳菜单”等违法行为,同时对整改后的问题进行不定期“回头看”,对经提醒告诫仍整改不规范的价格违法行为,予以严肃处罚。
在公共资源利用中,应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,构建长效管理机制,避免因过度使用导致资源紧张。一个城市迎接海量人群,均意味着在原有基础上极大出让政府的公共资源。这就要求我们的公共事务管理部门必须做好“人们的自发秩序和公共管理部门的规则”之间的微妙平衡。如何最大限度保障经营者的经营需要,又不对公共资源过度占用形成“扰民”困扰,是每个城市管理者必须动脑筋大力去做的事情。例如:开放单位、居民小区停车位和设置路边临时停车点,开放多少、开放多长时间、向哪些对象开放等均是需要细心研究的课题。这些课题研究好了,会成为提升城市形象的“金字招牌”。
面对突发负面事件,需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,组建专业化处置专班,通过快速调查核实、精准信息发布、有效舆情引导,构建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,最大限度压缩负面信息传播空间,避免次生舆情发酵蔓延,切实维护城市品牌形象与公信力。
所以,在消费需求从单纯购物转向社交体验与服务品质综合感知的当下,维护城市声誉就显得至关重要,是我们必须做而且一定要做好的大事。
(当阳市委办公室 朱伟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