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稿邮箱:hbdangyang@yeah.net
新闻热线:0717-3239531
当前位置:凯发娱乐-k8凯发版官网 > 专题专栏 > “义”起评
“智驾”不容打盹 安全驾驶没有例外

发布时间 : 2025-05-30

近日,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“疑似开车睡觉”的视频引发热议。尽管问界客服称该车型是l2级辅助驾驶,需要手握方向盘并目视前方,深圳交警也表示“不允许这样做,发生事故需担责。”但这一事件再次将“辅助驾驶不等于无人驾驶”的安全争议推向风口浪尖。事实上,无论技术如何进步,驾驶员始终是安全驾驶的第一责任人,任何松懈都可能酿成悲剧。

辅助驾驶不等于无人驾驶,责任主体始终是人。当前市面上的智能驾驶技术大多停留在l2级别,其核心功能是“辅助”,而非“替代”。无论是自适应巡航,还是自动变道,都依赖驾驶员随时“接管”。同时在法律层面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》明确规定,驾驶员必须全程保持对车辆的控制。全球范围内,因过度依赖辅助驾驶导致的事故屡见不鲜,涉事车主均被认定负全责。

名人效应放大错误示范,公众人物更应谨言慎行。余承东作为知名企业高管,其行为具有极强的示范效应。普通消费者容易产生盲目信任,可能诱导更多人尝试冒险,进而引发更多的公共安全风险。公众人物的不当行为,不仅可能危及自身,还会对社会造成错误引导。因此,公众人物更应带头遵守交规,避免因个人行为降低大众对安全基准的判断力。

交通安全无特权,规则面前人人平等。无论是普通车主还是名人高管,在交通法规面前一律平等。余承东事件之所以引发争议,不仅在于其行为本身的风险性,更在于公众对“特权”的天然反感。现实中,总有人因身份特殊而心存侥幸,但往往一瞬间的疏忽都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。每一名驾驶员都应意识到,方向盘不仅关乎自身安全,还关系到道路上他人的生命。

技术可以进步,但生命没有试错。余承东事件是一记警钟,提醒我们:在安全驾驶面前没有例外,无论是谁,都没有在方向盘上“打盹”的特权,人类驾驶员仍是安全的最后防线。必须时刻绷紧遵守规则、敬畏生命这根弦,才能让智能驾驶真正造福社会,而非成为安全隐患的导火索。

作者:当阳市庙前镇人民政府朱炳东

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