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,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。从革命年代的烽火硝烟,到和平时期的惊涛骇浪,再到新时代的战“疫”攻坚,大别山精神、抗洪精神、抗疫精神如三座丰碑,伫立在荆楚大地上永不褪色。“三大精神”虽形成于不同历史时期,但其背后无私、无畏、无悔,大勇、大爱、大义的共同精神品格,都融入了湖北这片英雄土地铸就的精神基座,跨越时空、历久弥新。
信念丰碑,在崇山峻岭间铸就不朽。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时,麻城、红安的乡亲们提着竹篮、推着独轮车,从大别山深处汇集而来,他们用自家的口粮熬粥送饭,用门板和麻绳扎制担架,在枪林弹雨中开辟生命通道;红安七里坪的妇女们白天纺线织布做军鞋,深夜冒险传递情报;麻城的少年郎背着干粮,为部队翻山越岭当向导。正是这些普通百姓以血肉之躯在崇山峻岭间筑起革命的铜墙铁壁,让信仰的火种在荆楚大地熊熊燃烧。
众志成城,在万众一心中战天斗地。1998年的长江大堤上,抗洪精神在长江的惊涛骇浪中凝聚成新的长城。洪水漫过堤坝时,无数战士如钢铁链条般手挽手筑起人墙;洪湖岸边,村民们自发拆房取木加固堤坝;武汉关下,市民们日夜守护江堤,用沙袋筑起生命防线。那一双双浸泡得发白的脚掌、一个个被麻绳勒出血痕的肩膀,让滔滔江水见证了湖北儿女“人在堤在”的壮烈誓言,抗洪精神唱响了和平年代的英雄赞歌,我们一路高歌猛进。
人间大爱,在舍生忘死中谱写战“疫”壮歌。2020年的武汉,抗疫精神在静默的街巷中迸发出震撼世界的力量。金银潭医院的走廊里,医护人员裹着厚重防护服昼夜奋战;火神山、雷神山的建设工地上,建筑工人24小时轮班,用“中国速度”托起生命方舟;社区网格员骑着电动车穿梭在空荡的街道,为千家万户送去生活物资;江汉关的钟声里,志愿者们组成“摆渡车队”,护送医护人员奔赴战场。千万湖北人民以“封一座城,护一国人”的悲壮担当,共同筑起了坚不可摧的抗疫防线。
荆楚大地的每一寸热土,都浸润着人民的汗水;湖北发展的每一步跨越,都凝聚着人民的力量。在新的征程上,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,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湖北的战略定位,是湖北服务国家发展大局重要的战略任务。湖北支点建设启航新征程,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精神力量的引领,这些精神究竟从何而来?——这些精神就从大别山深处永不褪色的信仰火种而来,就从长江堤坝上永不弯曲的钢铁脊梁而来,就从抗疫战场上永不退缩的逆行身影而来。
作者:中共当阳市委党校 周振宇
